蘇州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77.5%
今天(6月4日),蘇州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18年度蘇州市環境狀況公報》,發布過去一年蘇州市水、大氣、聲、土壤等七大環境質量狀況。去年,蘇州全市環境質量繼續保持穩步改善態勢。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市區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生態環境狀況良;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水平。
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較好,達標取水量比例為99.3%。列入江蘇省“十三五”水環境質量目標考核的50個地表水斷面中,50個省考以上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到76%,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無V類、劣V類斷面。
全市主要湖泊水質污染以富營養化為主要特征,主要污染物為總氮和總磷。尚湖水質總體達到Ⅲ類,處于中營養狀態;太湖(蘇州轄區)、陽澄湖、獨墅湖和金雞湖水質總體達到Ⅳ類,獨墅湖處于中營養狀態,其余處于輕度富營養化狀態。
蘇州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69天
2018年蘇州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77.5%,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為臭氧和細顆粒物。蘇州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69天,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73.7%,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市區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5.5%。全市各地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介于74.5%~83.6%之間。
蘇州市區環境空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一氧化碳日平均第95百分位數濃度和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第90百分位數濃度分別為8微克/立方米、48微克/立方米、65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1.2毫克/立方米和173微克/立方米。
全市降水pH值范圍為4.10-8.63,pH年均值為5.64,酸雨發生頻率為18.6%。各地年酸雨發生頻率范圍在1.2%(吳江區)-25.9%(昆山市)之間。
社會生活噪聲是主要污染源
蘇州市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晝間區域聲環境總體為二級(較好),夜間區域聲環境總體為三級(一般);晝、道路交通聲環境總體均為一級(好);各類功能區晝、夜間聲環境達標情況基本保持穩定。
蘇州市區晝間區域聲環境質量平均等效聲級54.3分貝,為二級(較好),夜間區域聲環境質量平均等效聲級46.0分貝,為三級(一般)。社會生活噪聲仍是影響市區聲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源,其余依次為交通噪聲、工業噪聲和施工噪聲。
蘇州市區晝間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67.1分貝,為一級(好);夜間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55.2分貝,為一級(好)。四市晝間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分布在64.4-67.6分貝之間,均為一級(好);四市夜間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分布在52.5-58.1分貝之間,除昆山市為二級(一般)外,其余各地為一級(好)。
蘇州市區1、2、3和4a類功能區聲環境晝間達標率分別為81.2%、91.7%、100%和100%,夜間達標率分別為62.5%、87.5%、100%和85.0%。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和昆山市功能區聲環境晝間達標率均為100%,夜間達標率分別為89.3%、100%、100%和100%。
2618.31萬噸工業固體廢物被綜合利用
根據國家要求,對全市6個土壤背景點位開展監測。監測結果表明,5個點位的土壤環境質量達到《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中的風險篩選值標準,占總點位數的83.3%。
按照生態環境狀況分級標準及相關新規定評價,蘇州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為64.5,四市及蘇州市區生態環境狀況指數范圍為54.9~67.9,蘇州市及其余各地生態環境狀況評價等級均為良。
全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為2799.83萬噸,其中綜合利用量為2618.31萬噸,處置量為180.86萬噸。
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
全市輻射環境7個國控點和20個省控點監測結果表明,連續和瞬時伽馬空氣吸收劑量率均處于江蘇省天然本底水平。全市4家輻照中心、1家伴生礦開發利用企業輻射環境滿足相關標準;廣播電視發射臺、移動通信基站、高壓輸變電工程等電磁設施周圍環境電磁輻射水平均滿足相關標準。
污染防治成效顯著
我市印發《生態環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召開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會,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太倉市、吳江區、吳中區及34個鎮(街道)、31個村獲得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區)、鎮(街道)、村命名。成立蘇州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及辦公室,指揮部辦公室與市“263”辦、市環保督察整改辦合署辦公。實施“263”重點工程189項、完成投資71.49億元。累計整治“散亂污”企業(作坊)4.6萬余家。
蘇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制定出臺蘇州市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明確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重點任務,排定治氣重點工程項目,細化責任落實,以項目減排推進空氣質量持續改善;7月1日起全面執行《關于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通行管理的通告》,多部門聯動開展施工現場非道路移動機械現場執法;推進全市生態環境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奠定堅實基礎。